泰國房地產市場正迎來巨大變革,尤其是短租市場引發了熱議。過去幾年,許多外國投資者湧入泰國,購買大量公寓和別墅,將其用作日租住宿。但這種行為卻與泰國的《酒店法》產生衝突,甚至引發居民與合法酒店業者的不滿。
泰國短租市場為何吸引外資湧入?
1.高回報率與旅遊需求推動短租市場
近年來,由於泰國旅遊業蓬勃發展,短租市場迅速擴張(在泰國,少於1個月的公寓出租為短租)。許多外國投資者看準這一商機,大量購入公寓或別墅,透過短租平台出租。一些投資者甚至購買整層樓或整棟公寓大樓,以更大規模運營短租業務。
根據泰國房地產協會的統計,目前大量中國投資者在曼谷和芭堤雅的高端公寓和郊區別墅;俄羅斯買家則在普吉島和蘇梅島積極購買豪華別墅。這些房產並非僅作為私人住宅,而是轉變為短租公寓,,甚至提供機場接送等服務,迎合旅遊市場的需求。
2.低門檻購房條件吸引買家
雖然泰國法律規定外國人不能擁有土地,但公寓購買則相對寬鬆,只限定外國人可以擁有不超過該公寓大樓 49% 的單位。因此,大量中國與俄羅斯買家進入泰國房地產市場,尤其是:
- 俄羅斯投資者:主要聚集於普吉島與蘇梅島,購買高端別墅用於日租經營。
- 中國買家:主要在曼谷、芭堤雅等城市購買整層公寓,或是郊區獨棟別墅用於短租。
此外,泰國政府近年來放寬長期簽證政策,藉以吸引不同需求的外籍人士前來長期居留或工作。其中,備受關注的包括「泰國精英簽證」(Thailand Elite Visa)和最新推出的「目的地泰國簽證」(Destination Thailand Visa,DTV)等長期居住簽證(LTR Visa),進一步吸引外資進入房市。
《酒店法》新規範:短租市場的最新政策變動
為了規範短租市場,泰國政府近年來更新了《酒店法》(Hotel Act),並於 2022 年增設「非酒店住宿」類別(Non-Hotel Accommodation)。根據最新規定:
- 短租物業必須滿足以下條件:
- 8 間客房以下,最多接待 30 名客人
- 需符合基本安全標準,如提供充足照明、門鎖、滅火設備等
- 必須向當地政府登記,並每五年更新一次營業執照
- 新增「非酒店住宿」類別,適用於:
- 帳篷露營地(Glamping)
- 青年旅館(Hostels)
- 移動式住宅(如船屋)
這項新規範旨在為短租市場提供合法經營管道,避免大量非法經營。然而,仍有許多外國投資者利用灰色地帶進行規避,其以「公司名義」購買並出租,使得非法日租市場持續擴張,更甚至是有警方在最近查獲有代託管單位非法經營。
非法短租市場的衝擊:居民不滿 & 旅遊業警訊
非法短租市場的衝擊:居民不滿 & 旅遊業警訊
1. 影響合法酒店業者
傳統酒店業者需要遵守嚴格的規範,如:
✅ 取得酒店營業許可
✅ 支付酒店營業稅與增值稅(VAT)
✅ 遵守消防安全與衛生標準
因為非法短租業者藉由規避法律,以低於市場價格吸引遊客入住,造成市場混亂,難以控管。
2. 擾亂住宅社區
許多短租房客在入住時不了解或不遵守社區規範,引發住戶投訴。常見問題包括:
🚫 室內吸菸
🚫 在公共區域飲酒與喧嘩
🚫 未依規定進入與使用公共區域,如泳池、垃圾丟放
為此,曼谷、芭堤雅和普吉島的許多公寓為了防止非法短租,透過裝設臉部識別系統取代傳統門禁卡,以此防範,但還是難以有效遏止問題。
3. 旅遊業與國際形象受損
泰國旅行社協會(Atta)會長 Sisdivachr Cheewarattanaporn 曾公開表示:「泰國的形象正在受損,因為這裡變成了『有錢就能違法的地方』」,這導致政府不得不考慮縮短外國遊客的免簽期限,從 60 天縮短至 30 天,以降低違規行為。
泰國政府的應對措施
泰國當局近期宣布加強對非法短租的打擊行動,重點包括:
- 調查外國人利用泰國代理人非法註冊公司經營短租:泰國政府在 2024 年 9 月至 2025 年 1 月期間,由商務部領導的工作組已起訴 820 家非法短租企業,涉案金額高達 125 億泰銖。
- 對違規房東與非法經營者處以高額罰款:泰國政府計劃與Airbnb、Agoda.Home 等短租平台合作,建立房源監管機制,確保業者依法登記並繳納稅款。
- 縮短外國遊客免簽期限,防止長期滯留者從事違法活動:部分業界人士建議提高外資購買公寓的門檻,例如將外資持有比例從 49% 調整至 75%,並增設房產持有稅,以減少短租市場的過度炒作。
泰國房地產市場正處於變革階段,政府與業界都在尋求更好的方式來平衡投資與法規管控。短租市場的興起雖然帶來經濟利益,但無序發展可能會影響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甚至衝擊合法旅遊業。
未來幾年,泰國是否能夠有效打擊非法短租並建立更健全的監管機制,將成為影響房地產市場發展的關鍵因素。對於投資者而言,理解最新法規並選擇合法途徑經營,才是長期獲利的最佳策略。
Editor:Han
Reference:BE LAWS、G.A.M. Legal Alliance、ASEAN NOW1、ASEAN NOW2、The Nation
Photo Credit:Pex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