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曼谷經歷40年來最冷的一天,但緊接而來的卻是五年來最嚴重的空氣污染,導致政府宣布大規模停課與推動居家辦公(WFH),超過10萬名居民改為遠端工作,以降低健康風險。
根據統計,泰國每年因空污導致32,300人死亡,其中2020年疫情期間,曼谷有4,240 例非意外死亡,其中因PM2.5污染造成的死亡占比極高。這讓「空氣品質指數(AQI)」成為當地居民最需要關注的數據。
🔍 曼谷 AQI 指數與健康影響
泰國官方依據AQI(Air Quality Index)標準,將空氣品質分級如下:
AQI 值 | 顏色 | 空氣品質 | 影響 |
---|---|---|---|
0-50 | 🟢 綠色 | 良好 | 健康風險低 |
51-100 | 🟡 黃色 | 普通 | 敏感族群需留意 |
101-150 | 🟠 橘色 | 對敏感族群不健康 | 可能影響呼吸系統 |
151-200 | 🔴 紅色 | 對所有人不健康 | 一般大眾可能出現症狀 |
201-300 | 🟣 紫色 | 非常不健康 | 建議避免戶外活動 |
301-500 | 🟤 褐紅色 | 危害 | 所有人都可能嚴重受影響 |
目前,曼谷的 AQI 經常突破 150 以上,表示所有人都有健康風險,尤其是老人、兒童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
🏭 為何曼谷空氣污染這麼嚴重?
1️⃣ 農業焚燒(泰國東北地區)
每年1月至4月是泰國農民燒甘蔗、玉米秸稈和水稻的高峰期,雖然政府禁止,但因經濟效益考量,相較於工業化處理,就地燃燒成為農民更普遍的選擇。
2️⃣ 交通污染(都市地區)
曼谷車流量大,加上部分老舊柴油車廢氣排放嚴重,使 PM2.5 濃度居高不下。今年政府已開始限制未註冊六輪卡車進入市中心,並要求車輛加裝過濾器,違者罰款。
3️⃣ 氣候影響(高壓盤據)
泰國旱季(11月至4月),高氣壓系統讓污染物難以擴散,導致空氣品質惡化,形成持續性的霧霾。
📢 政府應對措施
💡 學校停課 & 居家辦公:2025年1月底,曼谷市政府更是關閉195所學校,改為線上授課,並鼓勵企業讓員工WFH,以減少戶外曝露。更甚至是在今年的春節期間提供曼谷的大眾交通運輸一週搭乘免費的方案,希望藉此提升減緩空氣污染空染。
💡 限制車輛進入市中心:未註冊六輪卡車禁止進入Ratchadapisek環路地區,以減少柴油車廢氣排放。
根據開泰研究中心,若PM2.5污染持續1個月,將造成曼谷及周邊地區高達30至60億泰銖的經濟損失。曼谷目前也積極地與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ap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Agency,JICA)合作,透過一系列的協作以及科技技術採用,減緩空氣污染。
🏠 如何適應與保護自己?
在政府解決空污問題之前,個人也需要主動採取措施,減少空氣污染對健康的影響:
✔ 隨時關注 AQI 指數:透過 AirVisual、AQICN 等 App 監測空氣品質,當 AQI 超過 150 時,應減少外出。
✔ 使用適當的防護裝備:至少配戴一般醫療口罩提供基本保護。
✔ 提升室內空氣品質:空氣清淨機(HEPA 過濾器)、綠植(如常春藤、虎尾蘭)能幫助改善室內空氣。
✔ 減少自身污染貢獻:盡量搭乘大眾交通工具,減少使用高排放車輛;以及選用節能家電。
泰國目前正面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如何在發展產業的同時減少污染,是政府、企業與人民需要共同面對的課題。曼谷擁有豐富的文化、經濟與觀光資源,如果能有效解決空污問題,這座城市將更具吸引力,居民的生活品質也將大幅提升。
Editor:Han
Reference:Nation Thailand、EarthCare Foundation、、JOURNAL of Cities & Health、東方ONLINE、RFI
Photo Credit:Pexels